ag老玩家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ag老玩家 > 新闻动态 >

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邹勉原著:宋六贼其一,只手遮天,终成刀下魂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86

在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的最新剧情中,随着狄伦(李乃文饰)被顾震一刀砍倒,“梅船案”暂时画上了句号。

尽管如此,顾震他们并未能从狄伦(李乃文饰)的嘴里问出背后操控一切的黑手究竟是谁。

然而,按照顾震(周一围饰)的说法,他其实早已心中有数,知道这个关键人物是谁,根本无需狄伦亲口说出,此人便是邹勉。

当然,顾震(周一围饰)能够推测出来,并非因为他有通天之能,而是因为这位邹勉绝非普通角色。

不仅顾震能猜到答案,实际上很多人都能想到这个人是谁,其中就包括大理寺贴书小吏赵不尤(张颂文饰)。

那么,这位邹勉到底是何方神圣?他敢于对李言下手,而在顾震(周一围饰)面前,顾震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。

接下来,我将结合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的剧情,与大家聊聊邹勉在历史上的真实原型人物是谁。

1:邹勉是谁?

邹勉这位重量级人物,绝非泛泛之辈,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,剧中通过顾震的叙述也已经向我们透露了端倪。

他被称为东南小朝廷,势力极为强大,不仅在东南苏杭地区根基深厚,甚至连京城也被他的影响力渗透。

在最新的剧情中,章七娘被揭示是邹勉的义女。

一个年轻的女子,竟然掌控着大半个东京城的房产。

而这还仅仅是他的一位义女,由此可见邹勉自身的实力有多么雄厚。

当年,他的兄长李言担任两浙转运副使,因看不惯邹勉为了讨好皇帝而大肆搜刮民财、献花送石的行为,曾多次上书弹劾。

因此,两人结下了深仇大恨,于是邹勉雇佣了狄伦对李言进行报复,这才导致了15年前虹桥惨案的发生。

听到这个名字,赵不尤(张颂文饰)立刻心领神会。他一听说是邹勉,马上感慨道,这种神仙之间的争斗,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还是别掺和了。

在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中,邹勉尚未正式出场亮相,就已经展现出如此巨大的影响力,可见他的能量有多么惊人。

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改编自同名原著小说,小说中包含了许多虚构的案件和人物,例如赵不尤(张颂文饰)和温悦(白百何饰)。

然而,书中也有不少角色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,比如邹勉的原型就来源于历史上确有其人。

不过,这个历史人物并不叫邹勉,而是名叫朱勔。

两人的名字中,“邹”与“朱”有些相似,而“勉”与“勔”的发音完全一致,可见这个角色的改编颇费心思。

如果你对宋朝后期的历史有所了解,或许对朱勔这个名字并不陌生,但如果你不太熟悉,也许听说过其他相关人物,比如蔡京或童贯。

没错,朱勔正是与这些人沆瀣一气的核心反派角色,是臭名昭著的“六贼”之一。

那么,“宋朝六贼”究竟包括哪些人呢?

他们是指北宋宋徽宗时期臭名昭著的六个奸臣,分别是蔡京、童贯、王黼、梁师成、朱勔和李彦。

相信我说到这些名字,大家对朱勔这个人物应该有了初步的认识。

2:朱勔的发家之路与实力

要了解朱勔,就必须先从宋徽宗讲起。

众所周知,宋徽宗在宋朝历史上是个热衷艺术的皇帝,他的艺术才华出类拔萃。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,他都展现了极高的造诣,尤其是他那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书法,至今仍备受推崇。

在绘画领域,宋徽宗尤其擅长三大主题:花鸟、人物和山水。

正因他在艺术上的天赋,宋徽宗对奇花异石情有独钟,而这也成为一些人讨好他的捷径。为了搜集珍奇的花石献给宋徽宗,许多人不遗余力。

在这群人中,做得最出色、贡献最多、送得最频繁,同时也获利最大、最受皇帝宠信的,非朱勔莫属。

朱勔能在宋朝政权中崭露头角,离不开他父亲朱冲的助力。

朱冲出身贫寒,家境十分困苦,早年全家靠给人打工维持生计,日子过得捉襟见肘。他性格刚烈暴躁,曾因犯事被鞭打 наказание,处境一度狼狈不堪。

然而有一次,他在邻县乞讨时,偶然遇到了一个贵人,得到了一笔钱和一本药书,从此命运开始逆转。

朱冲用这笔钱开了家药铺,他的药效果奇佳,病人服用后很快痊愈,名声传开后,远近的人都慕名前来买药,朱家逐渐富裕起来,真是苦尽甘来。

积攒了足够的财富后,朱冲开始修建园林,种植各种奇花异草,吸引了众多访客,家中门庭若市,口碑也越来越好。

这时,蔡京被贬到杭州,路过苏州时想修一座寺阁,但工程费用高昂。

有个和尚向蔡京推荐了朱冲,朱冲抓住这个机会,自掏腰包资助工程,只为结交蔡京,可谓用心良苦。

没过几天,他就筹集了数千根优质木材,蔡京对他刮目相看。不久后,蔡京要返回京城,便带着朱冲父子一同前往。

蔡京通过童贯为他们伪造了军籍,编造了一些军功,还赐予他们官职,这种行为简直是明目张胆的弄虚作假。

蔡京看出宋徽宗喜爱奇花异石,便嘱咐朱冲父子从浙中搜集稀罕物件献给皇帝。

朱勔献上了三株珍稀的黄杨树,宋徽宗大为欢喜。蔡京趁机将朱勔引荐给皇帝,为他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。

后来,朱勔被任命掌管苏州的“应奉局”,专门负责为皇帝采办贡品。

朱勔工作卖力,深得宋徽宗欢心,他的官职也随之步步高升。最终,他凭借不断升迁的地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,利用特权公开掠夺,还组建了自己的私人武装。

因此,他被称为东南小朝廷,实在是名副其实。

然而,朱勔的飞黄腾达靠的并不是真才实学。

当时,只要苏州百姓家中有一块稍有价值的木材或石头,朱勔就派人强行夺走,还贴上黄封条,声称这是皇室的贡品。

在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的最新剧情中,章七娘曾回忆说,她小时候只要东西贴上黄封条,就归她所有,这正是对历史的呼应。

如果百姓稍有不满,朱勔便给他们扣上“大不恭罪”的帽子,借机敲诈勒索,许多人家被逼得倾家荡产,只能卖儿卖女,朱勔却因此大发横财,真是为富不仁。

此外,他还以采办花石为名,从官府支取巨额资金,每次高达几十万贯,但进献给东京的物品却都是从百姓家中抢来的,根本不归还,这种行为完全是中饱私囊。

他还做过挖坟拆房、贪污受贿等恶劣行径,可谓无恶不作。

他的这些罪行让百姓苦不堪言,生活难以为继,民不聊生,人人对他恨之入骨。

方腊起义时,“诛杀朱勔”成为了起义军的一大口号。朱勔和高俅的得宠方式如出一辙,高俅靠踢球赢得青睐,朱勔靠献花石获得重用,两人可谓臭味相投。

3:朱勔的结局

朱勔做了这么多恶事,他的下场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。他的结局分为两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是短暂丢官后又复职。

第二阶段则是被流放并最终处死。

在第一阶段,朱勔因长期横征暴敛、压榨百姓、极尽谄媚奉承,激起了民间强烈的愤怒。方腊起义爆发时,起义军喊出了“诛朱勔”的口号。

方腊起义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动荡,百姓的怒火得以宣泄,朱勔父子也因此被罢免了官职。

尽管朱勔父子一度失去了权势,但令人遗憾的是,方腊起义失败后,朝廷为稳定局势,不仅未追究他们的罪责,反而让他们官复原职。

这一决定让百姓更加愤怒,认为朝廷包庇这些罪行滔天之人,不满情绪达到了顶峰。

随着局势的变化,朱勔的命运进入第二阶段。

宣和七年,金兵围困开封,形势日益危急,宋徽宗被迫将皇位传给宋钦宗,自己匆忙逃往镇江。

尽管金兵未能攻破开封城,但宋朝朝廷已摇摇欲坠,百姓的愤怒依然未平息。

当时,朝廷内外一致要求严惩“六贼”——包括朱勔在内的几位权臣。宋钦宗迫于压力,最终决定剥夺朱勔等人的官职,并将他们流放。

然而,流放并未让朱勔彻底脱离权力中心。

朝中言官不断上书,要求彻底铲除这些贪腐权臣,朱勔也无法逃过这场清算。

在重重压力下,宋钦宗最终下令将朱勔从流放地召回,继续追责。他被押回京城后,最终被判处斩首,家产也被没收,其家族的财富与地位瞬间化为乌有。

朱勔的一生充满了谄媚、压迫、腐败与暴行,他的结局也验证了“恶有恶报”的古训。

尽管他曾一度拥有权力与财富,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无数百姓苦难之上的,最终只能落得身败名裂、家破人亡的下场。

以上就是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中邹勉的原型朱勔的介绍,大家有什么想法,欢迎一起来交流讨论!

#图文打卡计划#



Powered by ag老玩家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